Linux系統不像Windows那樣擁有直觀的回收站。使用rm命令刪除文件后,文件即刻從文件系統中移除。但別擔心,仍有多種方法嘗試找回誤刪文件:
方法一:模擬回收站功能
Linux系統可通過自定義腳本實現回收站功能。此腳本將刪除的文件移動到特定目錄(例如~/.trash),而非直接刪除。這能保留文件,方便日后恢復。
- 查找文件: find命令可幫助定位已刪除文件。例如,sudo find / -name “文件名” (請替換”文件名”為實際文件名)。
- 恢復文件: 若文件在自定義的回收站目錄中,可直接恢復。否則,可能需要數據恢復工具。
方法三:數據恢復工具
- extundelete: 專用于恢復ext2、ext3、ext4文件系統中刪除文件的工具。使用步驟包括:安裝、卸載相關分區、掃描分區查找刪除文件,最后恢復文件。
- TestDisk和PhotoRec: 更通用的數據恢復工具,可恢復各種文件系統的數據。它們掃描硬盤的“未分配空間”,尋找未被覆蓋的數據并進行恢復。
重要提示:
- 嘗試恢復文件前,請停止所有寫入操作,防止新數據覆蓋已刪除文件。
- 定期備份重要文件是避免數據丟失的最佳策略。
數據恢復并非百分百成功,部分方法需要一定技術基礎。操作前請充分了解風險,必要時咨詢專業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