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方便我們管理不同版本的文件,出現了版本控制器;
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版本控制器是git,git可以管理電腦上各種格式的文件。
之前我們在windows下使用git來管理本地文件,并上傳至gitee;
git的簡史可以追溯到2005年,當時開發BitKeeper的商業公司與Linux內核開源社區的合作關系結束,收回了Linux內核社區免費使用BitKeeper的權限。這促使Linux開源社區(特別是Linux的創始人Linus Torvalds)基于使用BitKeeper的經驗教訓,開發出自己的版本控制系統。他們為新的系統設定了多個目標:
速度。簡潔的設計。對非線性開發模式的強大支持(允許成千上萬個并行開發的分支)。完全分布式。能夠高效管理類似Linux內核這樣的大型項目(速度和數據量)。自2005年誕生以來,git日益成熟完善,在保持高度易用的同時,仍保留了初期設定的目標。它的速度極快,非常適合管理大型項目,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非線性分支管理系統。
那么,我們在linux下如何使用git來管理文件呢?
在使用git之前,首先需要安裝git。
在centos下安裝git:
yum install git
在Ubuntu下安裝git:
sudo apt-get update
在開始管理之前,我們需要登錄gitee官網注冊自己的賬號:https://www.php.cn/link/b79be635901b01b11a2eadb9a587532b
在gitee上創建倉庫并克隆到本地:
在注冊完成賬號后,個人主頁沒有任何倉庫。我們需要先創建倉庫,然后將倉庫克隆到本地來管理文件。
創建倉庫:
注冊完成賬號后,來到個人主頁,點擊右上角頭像旁邊的+,選擇創建倉庫,進入創建倉庫的界面。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進入以下界面: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在這里填寫倉庫信息。
創建完成后進入以下界面;(可以看到readme文件,我們克隆到本地后可以進行修改)。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創建完成后,我們將這個倉庫克隆到本地:
點擊上圖中的克隆/下載,獲取當前倉庫地址: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點擊后,按照提示在本地執行以下命令:
git clone https://www.php.cn/link/b79be635901b01b11a2eadb9a587532b/lxb0720/test_linux.git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如上圖所示,倉庫已成功克隆到本地,我們現在可以查看倉庫中的內容。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- git add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- git commit
在執行git add后,文件只是上傳到了暫存區,并沒有被管理起來;
我們需要執行git commit將暫存區的文件上傳到本地倉庫,讓文件被管理起來。
git commit -m "描述信息"
這里建議使用-m選項,并添加描述信息,就像寫日志那樣。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- git push
通過git commit,我們已經在本地倉庫管理了文件;但是,這些文件還沒有同步到遠端;我們在gitee上仍然無法看到這些文件。
git push用于將本地倉庫內容同步到遠端。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在執行git push后,需要輸入gitee的用戶名和密碼才能上傳成功。
- 首次使用git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直接執行以下命令即可。
git的其他操作:
git status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查看git commit后的狀態: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執行git push后,再次查看: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git log
我們使用git來管理文件,如果想要查看提交上傳的記錄,就要用到git log。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在這里可以看到我們的提交用戶和日期以及提交的日志信息。
git pull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看到這里可能有疑惑,本地文件夾和本地倉庫不一樣嗎?
當然不一樣,在我們將遠端倉庫克隆到本地文件夾時,該目錄下會存在一個.git隱藏文件。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我們看到還有一個gitigonre文件,這個文件是干什么的呢?
它的作用是什么呢?
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
.gitinore文件中包含多種文件名的后綴,這里以.o為例。
在編譯時可能會產生臨時文件.o,但我們不希望將這個臨時文件上傳,這時gitignore文件中包含.o,在上傳時就會忽略.o,不會將其上傳。
至此,git的基本操作就介紹完了,后續深入學習git后再詳細探討。